|
||||
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塑膠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景芬近日表示,國家推出的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給處于危機中的我國塑膠行業帶來新的商機。 今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是利好之一。塑膠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當前普遍面臨融資困難局面。增值稅改革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壓力,減緩漲價向下游或最終消費者傳導。劉景芬稱目前很多塑膠加工企業正面臨產品升級改造,企業需要增加投入,增值稅轉型有利于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型企業得到更多進項稅額抵扣,獲得更多的減稅收入,這顯然有助于激勵企業改進技術、采用先進設備以提高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去年底政府相關部門調整出口退稅率,部分塑膠制品出口退稅率從5%提高到9%也給塑膠企業帶來“一線曙光”。2008年12月31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布的公告,將07年44號公告“限制出口類目錄”中的部分塑膠原料、塑膠制品等商品編碼剔除,意味著塑膠原料及其塑膠制品企業獲得“松綁”,出口不再受到限制。 劉景芬認為,在我國出臺的4萬億元人民幣財政刺激計劃中,包括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地震災區重建各項工作和鼓勵企業技術改造等措施,都為塑膠行業營造出“巨大的市場機會”。 一、各種建筑將需要大量的塑膠建材,包括上下水管、門窗異型材、電線電纜、各種裝飾材料、家用電器、家用保溫材料等,建筑密封、屋頂防水材料等也都有著巨大需求; 二、基礎設施及其水利設施建設將對各種規格的塑膠管材,如電線電纜管、通訊管線、市政管道、各種市政標牌等產生巨大需求; 三、農業、水利建設需要大量塑膠棚膜、農業灌溉用各種塑膠管道,如纏繞管、大口徑管、滴灌管等不同管道及各種土工網等; 四、醫療設施建設將對大量設備儀器、醫用塑膠制品,以及與包裝材料相關的塑膠用品產生相當大的需求; 五、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今年將有3000億元住房保障投資,建材、建筑、裝修等所用塑膠管材、型材、門窗、密封條、保溫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領域有巨大市場; 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為塑膠加工機械、生產線配置、控制系統更新升級等提供出新的商機。 |
||||
|
||||
|